|
|
这一部分主要应该掌握一些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概念 : 了解语言学习跟人的 心理活动的关系 : 熟悉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 "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育思想。 1. 语言学 A. 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 ( 参见语言学部分 ) B. 汉语语言学基础理论 ( 参见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部分 ) C. 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 (1)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 社会语言学为语言学与社会学的一门边缘学科形成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 它研究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 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 , 从社会生活的变化 与发 展中探究语言变业发展的规律 , 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 些倾向和规律。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对 语言有制约性。 社会对语言有制约性。社会方言 ( 各种社会集团采用的语言变体 ) 的产生跟社会 分工等有密切的关系 , 描写语言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此外 , 语言与社 会、语言和社会阶级、语言和环境、语言和性别、语言和民族等也都是社会语言学 的研究对象。社会语言学还研究双语、双语教育、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 言规范化、混合语现象 ; 语言冲突等。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关系密 切 , 这不仅表现在第二语言的教学内容上 , 而且体现在国家的第二语言教学政策 等方面。 (2) 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边缘学科 , 形成于上个世纪50 年 代。它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如果说理_论 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 , 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 ,_那 么心理语言学则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 过程是如何使结构 去实现功能 的 , _语言是如何被感知、理解和产生的。研究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 和心理过程涉及到儿童是如何习得第一语言 ( 母语 ) 的 , 通过对儿童言语 行为的观察 ( 在大脑" 黑匣子 " 无法打开的情况下 ), 心理语言学要揭示出儿童 产生语言的过程及规律 , 语言习得和认知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研究语言使用的 心理过程 , 是要了解人是如何使用语言的 , 如何感知和理解言语 , 如何记忆和 储存 , 言语行为受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等。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又和学习第二 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 因此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也是心理语言学要研究的。 这 不仅涉及到第二语言的 学习/习得的模式和过程、第一语言习得同第二语言习得的 关系 , 还涉及到学习者个人的因素 , 如性格、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等。因此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 响。语用学(pragmatics) 也研究语言的运用 , 但它侧重于考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或情景下 , 人们是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的 , 心理语言学则主要研究人们理解和使 用语言的心理过程。 |
|
|